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 > 的魔巨头破Gi能之争咒否打

的魔巨头破Gi能之争咒否打

2025-09-16 09:43:37 [合规] 来源:链条资本

巨头之争:Gemini能否打破GPT的魔咒?

说实话,每次看到Google在AI领域放出大招,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复杂的情绪暗流。这家科技巨头就像个憋着一股劲的拳击手,在AI竞技场里与OpenAI上演着一场精彩的攻防战。还记得今年5月Google I/O上PaLM系列的亮相吗?那简直就是对当时风光无限的GPT-4的一记重拳。

现在Google又冷不丁抛出了Gemini系列,包含从Nano到Ultra三个版本。官方数据确实很漂亮:在32项主流基准测试中,Gemini Ultra有30项碾压了GPT-4。特别是它标榜的"原生多模态"特性,从一开始就同时训练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数据,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学外语时"沉浸式教学"的效果。

不过说实话,这些基准测试的成绩单就像高考分数,能说明问题但又不完全说明问题。我认识的一位数据科学家朋友就吐槽:"Gemini Pro连Python写个简单函数都搞不定,这跟宣传的差太远了。"更别提那个引发争议的宣传视频了——Gemini对手势的惊人反应,其实是靠隐藏提示词作弊的。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Google Assistant现场演示"订餐厅"的把戏,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说来也怪,Google似乎总在扮演追赶者的角色。每次OpenAI发布新模型,舆论就催着Google出招。就像两个武林高手过招,一个出招,另一个必在两个月内还击。但说实话,这种"你追我赶"真的能改变格局吗?看看现在GPTs开发者社区的规模,Google在生态建设上已经落后了不止一步。

作为一个从90年代就关注科技行业的老网民,我对Google有着特殊感情。当年Android靠开源策略硬生生从苹果嘴里抢下半壁江山,现在怎么把开源阵地拱手让给了Meta?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或许Google太想证明自己依然是AI领域的王者,结果反而显得有点用力过猛。

有趣的是,Google的处境和中国大模型开发者出奇地相似。大家都在绞尽脑汁证明自己比GPT强,连测试技巧都如出一辙——用更复杂的提示词来"美化"成绩单。这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比喻:现在的大模型竞争,就像各大门派围攻OpenAI的光明顶,连战术都出奇地一致。

Gemini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它是完全基于Google自研TPU芯片训练的。这意味着什么?简单说,Google在大模型训练领域率先摆脱了对英伟达的依赖。这对中国AI产业来说,无疑是个值得关注的技术突破方向。

更接地气的是Gemini Nano,这个"小身材大智慧"的版本专为Pixel 8手机优化。国内手机厂商其实早就布局"端侧模型"了,现在Google的加入,说明这个方向确实大有可为。就像智能手机的发展史一样,未来的AI可能也会走上"云端+终端"的协同道路。

看着Google在Gemini上的种种努力,我仿佛看到了中国AI从业者的影子——那种不服输的倔强,那些小心思和小技巧,以及对自主创新的执着。说到底,在AI这场马拉松里,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初创公司,头顶上都悬着同一个"幽灵"——GPT。这个幽灵既是对手,也是鞭策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责任编辑:指南)

推荐文章
  • 当华尔街遇上加密世界:币股热潮背后的资本狂欢与泡沫陷阱

    当华尔街遇上加密世界:币股热潮背后的资本狂欢与泡沫陷阱 谁能想到,曾经互相看不顺眼的传统股市和加密货币市场,现在竟然谈起了"恋爱"?这种奇妙的结合孕育出了"币股"这个新物种,让不少投资者既兴奋又忐忑。币股:给数字黄金穿上华尔街外衣要说币股的代表作,战略资本这家公司的故事简直比好莱坞剧本还精彩。记得2020年那会儿,这家公司股价都快跌破地板了,16美元的价格让投资者避之不及。但他们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在比特币7.3万美元时大举买入62.9万枚。如今比特... ...[详细]
  • MDT币:重塑数据经济的革命性尝试

    MDT币:重塑数据经济的革命性尝试 说到数据经济这个万亿级市场,我总想起自己邮箱里那些堆积如山的购物收据。你知道吗?这些看似无用的数据,现在通过MDT平台居然能变成真金白银!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MDT这个项目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它真正做到了让普通用户从数据经济中分一杯羹。数据交易的双赢方案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坐在咖啡厅刷手机时,不经意间就把自己的购物数据变成了数字货币。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MDT正在实现的愿景。基于以... ...[详细]
  • 阿根廷新总统铁腕改革:誓要炸掉央行 比索末日将至?

    阿根廷新总统铁腕改革:誓要炸掉央行 比索末日将至? 政治素人Javier Milei的上台就像在拉美政坛投下一枚炸弹。这位被称作"比特币总统"的激进改革派,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竞选时的豪言壮语绝非空谈。铁了心要砍掉央行的"疯狂计划"上周五,Milei团队在社交媒体上斩钉截铁地重申:关闭中央银行这事没得商量!这让我想起他九月份那番惊世骇俗的言论——不仅要废除阿根廷比索,还要把央行给"炸了"。作为一个跟踪拉美经济多年的观察者,我必须说,这种程度的改革... ...[详细]
  • 金融市场周报:利率政策与加密市场的微妙平衡

    金融市场周报:利率政策与加密市场的微妙平衡 感恩节的假期让美股和美债市场都按下暂停键,说实话这周的财经新闻确实有点静悄悄的感觉。不过仔细看CME的最新预测,还是能发现些有趣的细节。我发现12月和1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都超过了90%,这个数字相当稳定。有意思的是,3月降息的概率从上期的25%左右小幅下滑到24.6%。我琢磨着这可能跟上周两个数据有关:一是消费者对长期通胀的担忧情绪升温,二是初请失业金人数出现了下降。不过话说回来,大方向基本没变... ...[详细]
  • 比特币突破2.6万美元:是真牛市还是假反弹?

    比特币突破2.6万美元:是真牛市还是假反弹? 这几天的比特币行情可真是让人心跳加速啊!昨天突然来了一波拉升,直接冲破26000美元大关,不少投资者都开始激动地讨论是不是牛市要来了。不过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得说事情可能没这么简单。说实话,光看比特币涨可能还说明不了什么,毕竟它经常独来独往。但有意思的是,那些山寨币最近也跟风反弹,这个信号就值得我们好好琢磨了。市场永远都是这样,有人欢喜有人忧,想要看清真相,就得像侦探破案一样,从... ...[详细]
  • 比特币逆风翻盘:老韭菜眼中的市场韧性密码

    比特币逆风翻盘:老韭菜眼中的市场韧性密码 说来你可能不信,就在币安认罚43亿美元、CEO下台的暴风雨中,比特币竟然像个没事人似的,稳稳站在37000美元关口。这不禁让我想起2018年的熊市,那时候随便一个利空都能让市场抖三抖。现在的市场,明显成熟多了。监管风暴下的市场众生相记得11月21号那天,我的交易群都炸锅了。先是币安认罪协议曝光,接着Kraken又被SEC起诉,最后连"僵尸"交易所门头沟都诈尸了——宣布要开始偿还债权人。这一连串的坏... ...[详细]
  • 加密货币回测的终极武器:Footprint批量下载方案到底有多香?

    加密货币回测的终极武器:Footprint批量下载方案到底有多香? 说实话,在这个行情大起大落的加密货币市场,想要靠运气赚钱基本等于送钱。作为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专业的回测工具才是交易的制胜法宝。为什么回测如此重要?想象一下,你开发了一个看似完美的交易策略,结果刚投钱进去就被套牢了。这种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回测就像是一个时光机,让我们用历史数据来验证策略的有效性。我记得去年有个朋友用回测发现了一个套利机会,三个月时间收益率达到120... ...[详细]
  • 6.5亿美元代币洪水来袭 山寨币市场遭遇解锁寒流

    6.5亿美元代币洪水来袭 山寨币市场遭遇解锁寒流 最近这段时间,加密市场可谓是暗流涌动。就在周一的交易时段里,包括DYDX、OP和SUI在内的一众山寨币集体跳水,表现明显逊色于整体市场。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太清楚这种"解锁恐慌"意味着什么了。代币"泄洪"引发市场恐慌 根据Token.Unlocks和CryptoRank的数据显示,本周将会有价值约6.5亿美元的山寨币"闸门大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DYDX——这个去中心化... ...[详细]
  • 当数字资产站在悬崖边缘:狂欢过后,我们该何去何从?

    当数字资产站在悬崖边缘:狂欢过后,我们该何去何从? 最近数字资产市场的过山车行情,让我这个老韭菜都看得心惊肉跳。记得上周比特币还在12.44万美元的高点意气风发,转眼间就跌到了11.29万美元,这近10%的跌幅仿佛在告诉我们:市场已经开始显露疲态了。资金大撤退:市场正在失去活力说实话,这轮行情最让我担心的不是价格波动,而是资金流入明显放缓。这就好比一家餐厅,虽然客单价在涨,但新客人越来越少。数据显示,3月份资金流入还能保持13%的增速,现在却只有可... ...[详细]
  • LUNC币持仓量创新高背后:一场多方博弈的精彩大戏

    LUNC币持仓量创新高背后:一场多方博弈的精彩大戏 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泰瑞拉经典币(LUNC)的表现了。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老韭菜,我对这个曾经的"死亡螺旋"项目能上演这样的绝地反击戏码,既感到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空头重压下的绝地反击说实话,当我看到LUNC价格在0.00013美元遭遇强大空头压力时,本以为又是一次昙花一现的反弹。但市场总是充满惊喜,LUNC竟然创下了6个月来的最高持仓量!这让我想起了201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