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易 > 的新当金融巨头战场遇上科技

的新当金融巨头战场遇上科技

2025-09-16 09:36:14 [分析] 来源:链条资本

在这个充斥着技术变革的时代,以太坊Layer 2解决方案正在悄然重塑金融版图。作为从业多年的金融科技观察者,我不禁感叹,这种创新的二层网络架构正在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想象一下,就像在拥挤的高速公路旁边修建了一条专用车道,Layer 2让以太坊的交易处理既快速又经济,同时还能保证主网的安全可靠性。

Layer 2的金融盛宴:谁在分食这块蛋糕?

Coinbase的Base在过去一年创造了惊人的8900万美元收入,这个数字让我这个老金融人都感到震撼。但更耐人寻味的是,其中仅有14%流向了以太坊主网。Base主要依靠"序列费"(其实就是用户支付的交易手续费)来盈利,这种商业模式简单却有效,就像我们当年在华尔街做市时收取的点差一样。

然而,这片蓝海已经吸引了众多掠食者。Robinhood最近高调宣布入场,Kraken的Ink、Securitize/Ethena的Converge,还有Worldcoin这些玩家都在虎视眈眈。这让我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高频交易大战,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双雄争霸:Coinbase vs Robinhood

Coinbase和Robinhood这两个老对手,在Layer 2领域又开始了新一轮较量。Base凭借先发优势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占据有利位置,这让我想起当年eBay如何凭借先入优势统治电商市场。而Robinhood则可能另辟蹊径,它手握大量传统股票产品,就像拥有了一把打开传统金融世界大门的金钥匙。

在我看来,这两家公司的战略都很有前瞻性。他们不是简单地复制现有模式,而是正在重建金融基础设施。记得去年参加区块链峰会时,有位资深投资人说过:"未来的金融服务就像自来水一样,打开水龙头就能用。"这个比喻用在这里再贴切不过了。

决胜关键:用户体验与监管平衡

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金融科技浪潮的老兵,我认为最终的赢家必须做到两点:简化加密世界的复杂性,同时打造丝滑般的用户体验。Coinbase在加密生态系统深耕多年,就像一位精通区块链语言的母语者;而Robinhood则像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擅长把复杂的金融产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大众。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两家公司都在努力应对监管这个"房间里的大象"。我记得2017年ICO狂潮时,多少项目因为忽视监管而折戟沉沙。如今这些金融科技巨头显然吸取了教训,在创新与合规之间寻找平衡点。

展望未来,这场Layer 2之争不仅关乎两家公司的命运,更将推动整个链上金融的创新步伐。就像当年iPhone和Android的竞争最终让智能手机普及一样,这场较量最终受益的将是所有金融科技的使用者。

(责任编辑:加密)

推荐文章
  • 8月7日币圈观察:BTC和ETH的白盘博弈分析与实战建议

    8月7日币圈观察:BTC和ETH的白盘博弈分析与实战建议 各位币圈老铁们早上好!又到了我们一起拆解行情的时间了。说实话,今天的盘面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场精彩的拳击比赛,多空双方你来我往,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BTC:29000关口的多空拉锯战大饼这几天的走势让我想起了去年那个动荡的夏天。目前BTC在29000美元这个关键位置反复试探,就像是个犹豫不决的买家在市场里来回踱步。从4小时图来看,MACD指标呈现出一个有趣的"金叉"形态,但成交量却显得有些力不从... ...[详细]
  • 加密市场的牛市周期:一场人性与资本的狂欢

    加密市场的牛市周期:一场人性与资本的狂欢 最近的市场走势让不少投资者心头一紧——比特币从124000美元的高点跌落至107350美元,以太坊也从4956美元的高位滑落到4257美元。更令人困惑的是,有时以太坊在涨,比特币却在跌。这样的行情让很多人都在问:牛市真的要结束了吗?牛市的三个阶段:资金风险偏好的演变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我发现每轮牛市都会经历三个鲜明的阶段,就像一部精心设计的三幕剧。第一阶段:小心翼翼的试探 这时候市... ...[详细]
  • 当金融私行遇见数字资产:新火科技CEO翁晓奇在香港放大招

    当金融私行遇见数字资产:新火科技CEO翁晓奇在香港放大招 上周在香港君悦酒店的一场区块链盛会,让我见识到了数字资产领域正在发生的有趣变化。作为长期观察金融科技发展的从业者,新火科技这次战略发布会确实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一场汇聚香港金融圈"半壁江山"的盛会会议现场星光熠熠,我注意到前排坐着不少熟悉的面孔。香港大学副校长林晨教授的开场演讲就很有料,他从学术角度剖析数字金融创新的逻辑,让我想起去年在港大听课时他提到的"金融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随后,财经... ...[详细]
  • 深度解析:新加坡加密货币税制与监管体系的独特魅力

    深度解析:新加坡加密货币税制与监管体系的独特魅力 提起新加坡,很多人会想到花园城市、金融中心这些标签。但你可能不知道,这颗"东南亚明珠"正在悄然成为全球加密货币爱好者的新宠。作为一个经常往来新加坡的金融从业者,我亲眼目睹了这里的加密生态如何从萌芽走向繁荣。为什么新加坡能成为加密天堂?走进新加坡金融区的咖啡馆,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昨天BTC又涨了,你的稳定币套利策略还跑得动吗?"这种场景在其他国家可是相当罕见的。根据最新调查,94%的新加坡人... ...[详细]
  • 9月29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指南:市场震荡上行中的机会与风险

    9月29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指南:市场震荡上行中的机会与风险 今天是周五,咱们交易时要格外留个心眼儿。我发现最近市场走势挺有意思,虽然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但总是差那么一口气。按老规矩来说,欧洲时段价格突破高点后,美国时段应该会继续发力,凌晨时段再做调整。但最近两个交易日明显不对劲——欧洲时段确实破高了,可美国时段就跟没吃饭似的,力度疲软得很,基本就在那里来回震荡。这种反常现象值得我们警惕!昨天我们在1600美金附近做多ETH的策略相当成功,完美止盈1635... ...[详细]
  • 当华尔街遇上加密货币:传统金融巨头的滑铁卢?

    当华尔街遇上加密货币:传统金融巨头的滑铁卢? 最近在怀俄明州区块链峰会上,Custodia Bank的CEO凯特琳・朗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传统金融体系就像是穿着西装去参加泥地足球赛,怎么看怎么别扭。她直言不讳地说:"华尔街那套风险模型在加密世界根本不灵。"这话让我想起去年亲眼目睹的一场惨剧——某家知名投行的量化团队试图用传统算法交易加密货币,结果被24/7运转的市场虐得体无完肤。机构投资者的"水土不服"记得2025年3月那场暴跌吗?比特... ...[详细]
  • 门罗币算力劫持事件:Qubic的野心与区块链安全的警钟

    门罗币算力劫持事件:Qubic的野心与区块链安全的警钟 加密货币圈最近又上演了一出好戏 - 隐私币老大门罗币竟然被Qubic项目打了个措手不及。要说这Qubic可不是什么善茬,他们靠着精明的经济策略,不动声色就把门罗币超一半的算力给拿下了。更让人捏把汗的是,他们现在又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市值350亿美元的狗狗币...主角揭秘:门罗币的"遮羞布"与Qubic的"狼子野心"说到门罗币,那可是加密圈的"隐形富豪"。它有两把刷子特别出名:一个是专为普通电脑设计的... ...[详细]
  • 数字金融新纪元:当稳定币遇上代币化资产

    数字金融新纪元:当稳定币遇上代币化资产 深圳刚刚上演了一场金融界的"头脑风暴"。7月18日,在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牵头下,几所顶尖高校的金融研究机构联手举办了"2025鸿儒全球金融治理论坛"。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科技的人,我对这次会议的主题"稳定币与RWA"特别感兴趣。从银行账户到区块链钱包邹传伟院长的演讲让我深受启发。他开篇就抛出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要理解数字资产,得先搞懂代币化的本质。这让我想起李扬教授那个著名的论断——货币的... ...[详细]
  • 当我们谈论股票上链时,究竟在期待什么?

    当我们谈论股票上链时,究竟在期待什么? 最近偶然翻到区块律动的一篇深度分析,标题很有意思:《Base提的"内容代币基本面",为什么让Solana反应这么大?》。说实话,这种标题党式的文章我平时可能直接划走,但那天不知怎么就点进去了。结果发现里面藏着不少有意思的观察,特别是关于当下加密生态各个赛道的发展现状。内容代币的困局文章主要讨论的是ZORA领衔的内容生态。说起这个,我去年就关注过ZORA。那时每天看着一堆NFT项目像放烟花似的往外冒... ...[详细]
  • IOST双周观察:这两周生态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IOST双周观察:这两周生态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嘿,IOST的小伙伴们!又到了我们每两周一次的"生态圈茶话会"时间。8月中旬这两周,咱们IOST可没闲着,让我带大家看看这段时间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动态。技术升级:那些你看不见的后台"大动作"要说最硬核的消息,还得是技术团队的持续发力。你知道吗?我们的工程师们最近像是在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只不过找的是系统中的各种小bug。短短两周就优化了13处代码细节,处理了7个潜在的安全隐患。这可不是简单的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