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的十年试验从乌镇网小互联华丽镇到转身
记得十年前第一次去乌镇,满眼都是青砖黛瓦、小桥流水。谁能想到,这个江南水乡如今成了全球科技创新的风向标?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往年随处可见的电商、支付话题几乎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AI、大模型这些硬核科技词汇。这让我感慨,短短十年间,中国互联网已经完成了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华丽转身。 李彦宏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得真对,现在很多企业盲目跟风做大模型,就像当年全民炒比特币一样疯狂。我认识的一个创业团队,融资后第一件事就是买显卡,结果三个月后才发现连数据清洗都做不好。百度作为国内AI先行者,这份清醒难能可贵。 阿里这次放了个"大招"——开源720亿参数大模型。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开发者大会时,某位工程师吐槽:"现在开源就像发朋友圈,参数越大点赞越多。"但平心而论,阿里的做法确实为中小企业降低了AI门槛。 腾讯的180项业务接入大模型让我很惊讶。去年体验他们的AI绘画时,生成的图片还像毕加索的抽象画,现在居然能帮财务部自动做报表了。这种务实的作风,或许就是腾讯能在每波技术浪潮中站稳脚跟的秘诀。 B站陈睿提到的数据很有意思。我家00后的侄子整天在B站看AI科普,而我这个中年人刷的都是美食视频。这大概就是代际差异的有趣体现:年轻人把AI当玩具,中年人把AI当工具。 张朝阳的"十年不低估,两年不高估"论很精辟。就像2000年时大家都在讨论"互联网泡沫",但谁能想到后来会诞生微信、抖音这样的超级应用?现在对AI的争论,历史可能正在重演。 杨元庆提到的"混合式AI"让我眼前一亮。去年参观某家服装厂时,他们用大模型+老师傅的经验来质检,准确率比纯AI高出20%。这种"人机协同"的模式,或许才是AI落地的正确打开方式。 京东的"言犀"大模型应用案例很接地气。上周我尝试用他们的AI客服退换货,从识别问题到生成退货单只用了37秒。这种能真切提升效率的应用,才是技术普惠的真正体现。 漫步在今年的乌镇,古老的石桥下流淌着5G信号,斑驳的白墙后藏着超算中心。记得2014年首届大会时,最吸引人的是扫码支付演示;现在最火爆的展台变成了数字人直播间。但不变的是,西栅景区那家老茶馆的菊花茶依然清香四溢,只不过现在点单用的是语音AI。 十年前孙正义预言万物互联时,很多人觉得是天方夜谭。如今我家的扫地机器人都能跟冰箱"聊天"了。站在新十年的起点,我忽然想起周鸿祎那句话:"未来没有互联网公司,只有数字化公司。"或许用不了十年,我们就会习惯生活在AI编织的世界里,就像现在离不开智能手机一样自然。 离开乌镇时,我看到几个小学生围着机器人问东问西。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科技发展的真谛不是冷冰冰的参数和算力,而是能让每个普通人都感受到的温暖改变。这就是乌镇十年带给我的最大启示。大佬们的AI群像
有趣的现象观察
技术普惠的曙光
乌镇的变与不变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加密货币市场大地震:20万投资者一夜归零,牛市神话破灭?
- Layer1争夺战白热化:金融科技巨头为何纷纷入局?
- 晚间热点:币圈狂欢背后的冷思考
- 币股融合新篇章:从数字黄金到价值引擎的华丽转身
- 以太坊市场惊现巨鲸大战:2亿美金豪赌背后暗藏什么玄机?
- 8月13日市场观察:通胀数据提振加密货币 以太坊第五浪接近尾声
- 狗狗币再现过山车行情:16%暴涨后的横盘隐忧
- 拆解非洲稳定币迷局:一位金融老兵的真实见闻录
- 以太坊创新高在即,这12个生态项目或成最大赢家
- 比特币的关键时刻:美国经济数据将如何改写加密货币走向
- 深夜币市风云:鲍威尔一句话引发的疯狂24小时
- 深度解读|比特币市场最新动态:从ETF持仓创新高到杠杆风险的警示
- 区块链晨报:2025年8月8日市场风向标
- 市场观察:链上套现潮涌动,以太坊大换手在即
- 加密货币市场惊心动魄:暴跌背后藏着哪些机会?
- 晚间热点:币圈狂欢背后的冷思考
- 11月23日比特币早盘观察:市场在博弈中寻找方向
- 一周热点追踪|Atomicals生态迎来关键突破期
- 比特币的关键时刻:美国经济数据将如何改写加密货币走向
- 重磅!招行打破传统金融边界 香港加密交易市场迎来国家队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