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买账息游戏玩市场不动储加了这次可不

说实话,上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那番鹰派言论的效果简直比烟花还短暂,连24小时都没撑住。周五美股集体狂欢的场面,活脱脱就是市场对美联储说"我不信"的表情包。这事儿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狼来了"的游戏——美联储喊加息喊得太多次,现在市场都学会翻白眼了。
华尔街两大豪门掐起来了
有意思的是,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这对华尔街老对手又在降息预期上杠上了。摩根士丹利那帮分析师就跟打了鸡血似的,预测明年6月就要开始降息,到2025年底恨不得把利率砍掉300个基点。这哪是预测啊,简直是给美联储写剧本!相比之下,高盛就显得稳重多了,预测明年四季度才开始慢慢降息,总共也就175个基点。
我仔细琢磨了一下,这两家机构的预测风格就跟他们的企业文化一样鲜明。摩根士丹利向来喜欢语不惊人死不休,高盛则永远一副"让我再看看"的谨慎模样。说白了,这两份预测就像是市场预期的天花板和地板,真实情况大概率在这中间晃悠。
今晚CPI数据才是重头戏
今晚9点半的美国CPI数据才是真家伙!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一个CPI数据就能让市场人仰马翻,比坐过山车还刺激。这次市场普遍预期广义CPI会降0.4%,但美联储最在意的核心CPI可能没啥变化。
更让人担心的是上周公布的消费者通胀预期数据——老百姓对通胀回落根本不抱希望啊!一年期预期涨到4.4%,5-10年期的更是创下2011年以来新高。这就像你去医院看病,医生说你很快就能好,但你自己觉得这病得拖个十年八年。
比特币ETF:好事多磨
关于比特币现货ETF这事,彭博分析师说得挺实在:今年别想了,明年一月再说吧。这让我想起等外卖的经历——APP上说30分钟送达,结果你懂得...
市场走势:歇口气再出发
目前大盘的走势基本在我预料之中,35000点附近的支撑很关键。现在的回调就像是长跑中途的补水站,歇口气是为了跑得更远。我个人判断这轮行情会持续到春节前后,之后就要为明年比特币减半做准备了。
短线操作建议:BTC在36000-36200区间可以适当布局,设好300点的止损;ETH的话2011-2030是不错的进场点。记住,市场永远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关键是要控制好仓位。
相关文章
- 今天早上市场还一片平静的时候,我盯着盘面突然意识到一个绝佳的做空机会。这不是什么神秘的预测,而是多年实战培养出来的直觉反应。在1595这个位置果断下了空单,目标直接锁定1580。说实话,即便是我自己,看着行情一步步朝着预期走,心里也难免有点小激动。很多人可能觉得这种精准预测很神奇,但在我看来这真的就是日复一日盯盘形成的条件反射。就像老司机开车不需要思考该何时换挡一样自然。记得有位新手朋友曾经问我秘...2025-09-15
- 2025年夏天,比特币再次让全球投资者大开眼界。记得那天早上,我刚打开交易软件,就看到了一连串令人震惊的数字:124,474美元!这个曾经被华尔街嗤之以鼻的数字货币,如今已经成长为令传统金融市场不得不重视的庞然大物。全球大环境:推升比特币的三驾马车说实话,作为一个经历过比特币多次大起大落的老玩家,这次牛市最让我感触的是市场逻辑的转变。还记得2020年那次牛市,主要是散户在社交媒体上疯狂喊单。而现在...2025-09-15
- 8月的成都热浪袭人,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Web3HUB的开业盛典。作为深耕区块链行业多年的观察者,我必须说这场名为"WEWILL无限CHENGDU"的活动让我眼前一亮。一座城市的Web3基因走进位于成都金融城的Web3HUB空间,我就被那种独特的创新氛围所感染。要知道,成都不只有火锅和熊猫,这座城市的包容特质正在孕育着中国Web3的未来。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我遇到了不少从硅谷、新加坡专程赶来的老朋友,...2025-09-15
- 最近我在翻看CoinMarketCap数据时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过去几年里,加密货币市场就像个叛逆的少年,现在却开始学着穿西装打领带了。这不,代币化股票这股"西装革履"的新势力正强势闯入加密世界,让不少像我这样的老韭菜既兴奋又警惕。传统金融的"区块链皮肤"记得我第一次听说代币化股票这个概念时,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把股票变成NFT吗?"但深入了解后才发现没那么简单。这就像是给传统金融披上了一件...2025-09-15
- 作为一名长期追踪加密货币市场的分析师,我不得不说以太坊正在上演一场精彩的金融蜕变。当前的市场正在见证一个罕见的现象:质押增长、ETF热潮与企业储备三者相互作用,正在重塑ETH的价值定位。这种转变是如此深刻,以至于我们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以太坊的本质。质押革命:ETH变身"数字国债"记得2023年4月上海升级前,我和圈内朋友就激烈讨论过这次升级的影响。当时很多人担心解锁质押会导致大规模抛售,但现实却恰恰...2025-09-15
- 作为一个在Web3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项目方掉进同一个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技术开发和融资上,等到出问题了才想起来找律师"擦屁股"。说实话,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往往为时已晚。为什么法律文件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记得去年有个NFT项目,因为用户协议里缺少关键的风险提示条款,结果在项目遭遇黑客攻击后,被一群投资人集体起诉。创始团队当时委屈巴巴地跟我说:"我们明明口头上都跟用户说过有风险啊!...2025-09-15
最新评论